1、為什么吃粗糧后血糖控制不了?
常見誤區:“食療等于饑餓療法”、“少吃主食,不限副食”、“只吃粗糧,不吃面米”。
王叔叔患糖尿病已經11年了。聽朋友說粗糧富含膳食纖維,有降血糖、降血脂、通便等多重功效。從那以后,王叔叔一直吃粗糧,而面粉和大米幾乎不吃,但血糖控制不理想。飯后血糖經常在15-21之間,胃經常感覺不舒服。王叔叔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。
從碳水化合物含量來說,粗糧和面粉、大米差不多,一般在75%-80%之間。區別在于粗糧(玉米、小米等。)富含膳食纖維,可延緩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,還具有降血脂、疏通大便的功效。所以對于血糖偏高的人,可以用粗糧代替面粉和大米。但如果吃太多粗糧,可能會增加腸胃負擔,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,長期下去會造成營養不良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的主食與粗細搭配更好。
2、一種降血壓血糖的玉米粥
針對王叔叔的情況,我們建議他:調整飲食結構,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;調整藥物劑量,改善服藥方式;加強鍛煉,開展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、做無線電練習、打一種中國傳統太極拳(太極拳)、爬樓梯、交際舞、游泳等。保持良好的心情,積極參加泰康家園老年社區的各種娛樂活動。
王叔叔采納了這些建議后,經過短短兩周的調整,餐后血糖已經基本恢復正常。
3、為什么吃了降糖藥還會頭暈頭痛?
常見的誤區:“只要吃降糖藥,血糖就能得到控制,癥狀就會消失”。
趙阿姨作為“糖友”,以前在家照顧她時會吃降糖藥,還會出現頭暈、頭痛等癥狀。趙阿姨很困惑,是因為她沒有吃足夠的降糖藥嗎?
在這方面,與年輕的糖尿病患者不同,老年人由于身體功能不同,治療重點也不同。
4、昆山療養院在治療老年人時,要與人相適應
“首先,其他疾病比較常見,如高血壓、高血脂、心肺疾病、胃腸疾病、腎臟疾病、心理疾病等。其次是自我管理能力下降,比如視力下降導致血糖監測困難,認知下降導致服藥困難。老年人的飲食和鍛煉必須適合他們的個人。在治療老年糖尿病的目標上,要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,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,才能獲得良好的效益。”